跬步千里

近代石家庄修建的三座火车站(上、下)

(上)《燕赵晚报》2020年7月5日;(下)《燕赵晚报》2020年7月12日;


□特约撰稿/李惠民

近代石家庄修建的三座火车站(上)

近代石家庄曾先后建设过三座火车站,第一座是1903年建成的京汉铁路枕头车站;第二座是1907年建成的正太铁路石家庄车站;第三座是1939年12月建成的平汉与石太两条铁路合并后的新石家庄车站。1940年石德铁路建成后,新石家庄车站便成为了三条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并改称为石门车站。关于三座火车站的称谓问题,详见《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6期的《近代石家庄火车站名称变更述略》。本文仅结合数张新发现的火车站老照片,略述近代石家庄前两座火车站发展变迁的基本特点。

在近代中国各大中小城市中,拥有两座或更多火车站的城市并不鲜见,诸如在城东的车站叫东站,在城西的车站叫西站。然而,像近代石家庄这样在同一个地点上,长期并存着两座火车站的情况,却是独一无二的。石家庄铁路枢纽的特点,是两条铁路在一地交汇,却没有实际接轨(见图1)。正太铁路车站与京汉铁路车站,两站相隔一百四十米左右,遥遥相望,相对并立。


图1:京汉车站与正太车站之间搭建了彩牌坊。(来源:2017秋季雅昌艺术品拍卖会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的展品。)

图1照片拍摄于1925年2月24日,九世班禅途经石家庄,从正太铁路转乘京汉铁路进京。当地官员为迎接其在京汉车站与正太车站之间搭建了彩牌坊。从照片上看,遥遥相对的两座石家庄车站,其建筑规模与设施装备皆因车站等级不同,有着霄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石家庄修建京汉车站最早,1903年建成京汉路石家庄车站,是石家庄的第一座火车站,仅是一个四等车站。车站的站台和站舍建在京汉铁路西侧,车站房舍极少,且房间极为狭小。随着石家庄铁路枢纽地位凸显,车站地位迅速提升。民国初年,逐渐增建了四条串轨、三个长250米的岔道,还有两个150米长10尺宽的货场站台。伴随着京汉线商务繁盛,乘车人员较前有所增加,不仅购票问事者增多,而且托运过磅业务越来越多,车站办事室和工作人员用房日益紧张。客运物流的不断增加,也是车站满足运输需求不断提升档次的过程,1929年1月京汉石家庄站工作人员总数达到了58名。到三十年代中期,京汉石家庄站已拥有11间站舍,占地347.62平米,客站并拥有了200米长、10米宽和200米长、宽7米的站台。此时已由最初的四等站跃然升级,达到了与北平前门站、保定府站、正定府站、彰德府站、汉口站等同样的一等站级别。

石家庄修建的第二座火车站,是正太铁路的东端终点车站。1904年正太石家庄车站开始选址修建,1907年全线建成通车(见图2)。正太石家庄车站是一个起始站,站台和站舍建在正太铁路东侧。此刻正太与京汉两个车站对比,高下立见,京汉车站黯然失色,相形见绌。正太石家庄车站是按照“终点式”特等车站修建,在建筑等级和规模上,远超了京汉站许多,两者有着不小悬殊。


图2:正太路石家庄站建筑局部剪影。(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并公布的《华北交通写真》档案。)

图2是正太路石家庄站三联体建筑中间部分的二层剪影,在建筑的路标牌上,清晰地书写着“正太铁路”四个大字。

这两个石家庄车站相对并立存在,长期处于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状态。那么,为何会形成如此一种局面呢?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与两条铁路轨距宽窄不同有直接关系,正太铁路是1000毫米窄轨,京汉铁路是1435毫米国际标准轨距,两条铁路不能接轨。第二,两条铁路由不同的外国银行借款建造,正太铁路是由法国巴黎银公司投资修建;京汉铁路是由比利时合股公司投资修建的,两条铁路运行管理权分别掌控在不同的外国公司手里。第三,当时铁路行业以铁道线设局,各自为政,由于长期以来各个铁路局实行独自运行的管理体制。故此,形成了两个石家庄车站长期并存的状况。

1908年底,中国付清了比利时修建京汉铁路的全部借款和利息,1909年1月1日,中国收回了京汉铁路管理权。1932年3月,中国付清了法国修建正太铁路的全部借款和利息,1932年10月25日,中国收回了正太铁路管理权。虽然两条铁路均收归国有,却因轨距和管理体系问题仍未解决,两个车站依然相互独立存在,仍未合并。

1937年10月石家庄沦陷之后,铁路与车站被日本侵略者控制,后来车站由日军军部移交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出张所掌管(见图3)。1939年完成正太铁路窄轨更换标准轨后,正太铁路更名为石太铁路,京汉站与石太站合二为一,石家庄两个车站并存32年的历史终结了。


图3:正太铁路石家庄车站。(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并公布的《华北交通写真》档案。)

图3拍摄的是正太线石家庄车站和站外街上接站的人。站前街上有一辆货运汽车已经要驶出照片画面,从半截车厢可见装载了高出于车厢的货物,在货物上还坐着几个搬运工人。画面中树木已经全无叶子,只剩枯枝。站立在电线杆旁的穿长棉袍之人,被冻得将双手揣进袖筒里。车站铁栅栏上还悬挂着日伪当局制作“庆祝汉口陷落”的宣传牌。由此得知,此照片拍摄于1938年冬季。(未完待续)

近代石家庄修建的三座火车站(下)

1939年10月正太铁路完成宽轨改造工程,不仅实现了石太线与平汉线的并轨,而且合并了两个原有旧车站。为适应并轨后铁路运营,筹建新车站成为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恢复华北铁路网的迫切需要。于是在石家庄城市核心空间区域的原平汉站与原正太站之间,新建了一座石家庄火车站,这就是近代石家庄出现的第三座火车站。

日本侵略者掌控石家庄车站后,为了满足进一步扩大侵略掠夺,急切地调运军队和军需物资的需要,占领石家庄一个月后,就仓促地分期恢复了平汉铁路北段运行。1937年10月10日,平汉线车站被日军军部实施军管,11月20日就匆忙地开通了石家庄至北平前门之间的运营,12月25日又急切开通了石家庄至彰德之间的运营(见图1)。


图1:石家庄火车站平汉线站台临时进出口。(来源: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并公布的《华北交通写真》档案)

图1即1937年年底,恢复平汉线北平至彰德段交通后,石家庄至北平、至彰德之间的平汉线站台临时进出口照片。进站口的标牌上写着:左侧是驶往北平前门方向,右侧是驶往河南彰德方向。

石家庄平汉旧车站的站舍本来就非常狭窄,加上配套设施严重缺失,多年以来车站基础设施与车站重要的交通运输地位极不般配。加之1937年10月被日军炮火轰塌的旧站舍屋顶,一直没能完全修复,平汉铁路部分路段恢复营运以来,车站工作人员一直还处在露天的站舍里办公。

1939年4月17日,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北平铁路局“石家庄出张所”和铁路监理所成立,接管了石家庄正太车站和平汉车站。旧车站现状难以满足继续扩大运营的实际需求,难以适应作为华北六大都市之一的铁路枢纽未来发展趋势,鉴于此,1939年7月决定改建一座新车站。按照石家庄铁路出张所的设想,即用新建的这座车站(见图2),取代正太与平汉并轨合一后的两个旧站,并按照五十万人规模的大都市发展前景规划来进行设计,让石家庄新车站既不逊于旧站,也不逊于其他同等级城市的枢纽车站。


图2:新石家庄火车站的南侧进出口。(来源: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并公布的《华北交通写真》档案)

图2在原平汉车站与原正太车站之间新建的石家庄火车站南侧进出口,有几位正等待进站的军人和旅客。

这座石家庄新火车站不是旧站的简单翻新,它修建于平汉旧车站西侧、正太旧车站东侧。1939年9月7日新站开始建设施工,工程由“株式会社大林组石家庄出张所”承包,工程总工期为两个月。1939年12月17日新车站正式举行了修祓启用仪式,旧站向新站搬迁转移工作于12月20日全部完成。据当地媒体报道说,当时石家庄新火车站宽敞清洁,设备完善,“房式极为富丽,建筑至所精杰,甚与各大都市之站舍相媲美。”日伪首府南京的媒体报道说,石家庄新火车站,“与过去时未加改良之规模大不相同,即举其他各地之车站新型以作比较,亦堪与之比美焉!”

新站包含有一等、二等、三等候车室,以及接待大厅、小商品店、售票处、托运处等。其中,三等候车室所在的接待大厅,是个超大室内空间,不仅能容纳700名旅客,而且售票处就设在接待大厅之内。售票处设有四个窗口,分别发售北平、太原、汉口、德州不同方向列车的车票、卧铺票、各地联运票、团体票、往返票、站台票等。新站与旧站最大的不同,是分别设计了进站上车与下车出站的不同专用通道和检票口。《华北新报》报道新车站的特点时说,新车站东西南北皆通畅,有三等入站口、二等入站口、行李进站口等,分别开设在各个方向角落,彻底改变了旧站单一旅客入站口的状况。

1939年12月新火车站建成,12月17日上午11时30分,举行了新火车站的“修祓式”。当时的新车站,仍然叫“石家庄站”。到1940年5月10日,石家庄站才改称为石门站(见图3)。1940年5月10日,也是日本内阁批准修建石德铁路计划的日子,当年6月5日石德铁路正式开始施工,1940年11月15日全线建成试运营,1941年2月15日石德线正式通车。


图3:新火车站出口之一,1940年5月新车站改称石门站。(来源: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并公布的《华北交通写真》档案)

图3照片拍摄于1941年2月15日,这是日本华北派遣军最高指挥官代表出席石德铁路开通典礼在石门车站出站时的照片。

1941年2月15日石德线正式通车后,这座新石家庄车站便成为了平汉、石太、石德三条铁路交汇的枢纽,成为了侵略者掠夺中国华北资源的重要交通基地。


读者反馈与专家回复(二)

读者反馈:我是本市的铁路退休职工,是《燕赵晚报》的忠实读者。我曾见到过两张标有“石家庄北站”的历史老照片。请问,民国时期是否已经有了石家庄北站?当时的北站位置大致在哪里?

专家回复:谢谢读者关注本栏目。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曾有多位朋友也询问过,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并公布的《华北交通写真》档案中,也发现了数张标有“石家庄北站”字样的车站照片(见图4)。


1936年之前,正太铁路石家庄车站的客运和货运业务,是集中在一起办公的。因铁路客运人流和货运物流的业务量太大,车站场地过于狭小,旅客托运货物每次都须等候许久,甚至还需要横越铁轨,往返于车站与货场之间,极为不便利。于是在火车站南侧的货场改造修缮后,便将整个货运业务干脆移至南货场办理。原来客运货运两者合署办公,就这样被划分成了南货运和北客运两种业务,开始在两处分别办理。实行业务分割后,铁路车站内部,开始称南货运之处为南站,称北客运之处为北站,这是一种不规范的称呼,极易让人产生误解。之所以称客运站叫“石家庄北站”,即相对于南货场和南调车场而言,这个北站、南站可以理解成“北站台”“南站台”。所以,“石家庄北站”,即正太石家庄客运站,与1989年10月在北焦村附近修建的“石家庄北站”没有任何关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