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千里

五十年磨一剑——读张守常著《太平天国北伐史》

刊载《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李惠民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张守常教授是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理事、北京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顾问、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理事,他研究的范围很广泛,但他下功夫研究为时最长的课题是太平天国北伐史。
       山东高唐是太平天国北伐军坚守的最后阵地之一,曾在此据守九个半月之久,张先生出生在高唐,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太平军北伐的故事,从而培养了对太平军北伐的研究兴趣。1947年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上学时,他从《高唐州志》中看到有关太平天国北伐的记载,于是全部抄录下来,由此开始了对太平天国北伐史的研究。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1998年终于出版了凝聚五十年研究心血的《太平天国北伐史》。
       客观地说,太平天国北伐史并不算是史学领域里的大课题,但是张先生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方法及指导后人做学问的寓意比他研究的课题成果还要大。他的研究工作是循着三步走的方式进行的。
       首先,广泛搜集材料。五十多年间,他从一百余种史籍、一百七十余种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有关太平军北伐的史料,仅整理好的文字就稿积盈尺,字逾百万,其中包括不少稀见珍贵的孤本和抄本,例如《复生录》这种太平天国北伐军内部的回忆录等。详细占有史料,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1984年他从中精选出五十余万字编成了《太平军北伐史资料选编》一书,由齐鲁书社出版,为太平军北伐史的研究起了铺石筑路的作用,受到太平天国史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欢迎,这本书已成为研究该专题的必备资料。
       其次,是对太平天国北伐史进行专题研究,重点突破。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张先生选择了一些有争议的难点问题,特别是涉及太平军北伐关键环节和学术界分歧的焦点,先后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二十多篇有影响有价值的论文,譬如《太平军北伐和北方的群众斗争》、《太平军北伐之进攻天津问题》、《太平军北伐进攻北京诸问题的有关史实》、《太平军北伐日志》、《太平天国定都和北伐的决策得失问题及史料根据》、《太平天国北伐军人数考》等,这些论文不仅为学界同仁所关注,而且材料丰富,论据可靠,行文自然,逻辑性强,如层层剥笋,极有说服力,得到同行们普遍赞誉。
        最后,梳理线索,构建系统框架,写成了完整的太平天国北伐史。
        纵观张守常著《太平天国北伐史》,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该书是目前最详尽的一部太平军北伐史,比罗尔纲先生和简又文先生著作中有关内容还要详尽。行文质朴自然,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可读性强。
        二、资料丰富,考证精当。全书有九百多个注释,各类史料应有尽有,特别是引用档案资料最多,并兼采口碑史料。使人读来觉得证据确凿,不可移易。
        三、在考证史实的基础上,纠正了一些流传颇广的错误,如指出太平军不曾到过保定的张登,指出太平军不直捣北京而先奔天津乃是预定的部署,特别是指出太平军北伐失败的主因并不在于孤军深入。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果说到遗憾,我认为书中有个别细节仍待进一步考证推敲。譬如,该书谈到太平军途经山西平阳时认为,“只有平阳知府何维墀、临汾知县周春阳等在城官员,或被杀,或自杀。”①其实,太平军有意无意地伤及平民百姓的情况还是客观存在的,有时,北伐军首领的判断力受到激烈的军事炮火干扰,执行军纪的尺度出现了较大差异,被强烈的情绪因素所左右。当然,不否认理智的行为始终占居主导地位和大部分时间。进兵顺利时,“则所过并不杀人”,途经之地多数象沙河县一样,“城内居民均末受伤,房屋亦未焚烧等情。”②北伐前期军事行动基本顺利,如李开芳主帅所说“我们沿途攻打各县城,一败即克,多因军民并不接仗,先期逃循。惟府州城池尚有几处接仗,亦属无多。”③遇到“亦属无多”的接仗抵抗之地,太平军执行禁杀戮的军纪就容易出偏差,受到抵抗程度越激烈,把握禁杀尺度就越离谱。太平军抵达山西平阳时,“城外关厢,未设防兵,客商迎降,林逆下令保全,不准擅取一物,违者立斩,”,然而,进平阳城,“遇守城乡勇,试放一炮,适毙贼营大旗手一名,林逆怒甚,传令攻破此城,全杀无遗。……城内则搜杀三日,男妇老幼尸身枕藉;临行又纵火焚烧,一城化为灰烬。”④关于太平军在平阳府伤及百姓的起因,还有一说,不同“守城乡勇试放一炮”的说法。认为是太平军在平阳掳人,撤出平阳后,“令人抬炮前行,共十余件,一炮用四人,恐其逃跑,各以铁索锁在炮身。抬者私议,不如将炮回轰,伤贼其多。贼乃恨极,以为平阳人厉害,复入城杀死二万余人。”⑤《临汾县志》也认为是太平军中的抬炮人轰炸了太平军,激怒林凤祥。《县志》卷五,《癸丑兵燹记》记述说,“抬炮者多系郡人,倒轰之,贼大溃,歼一渠魁,首尾不相援。所掳郡人多逸去。漏约三下,贼复回城,益怒,屠郡城,商民死者相枕籍。”总之,无论何种原因,平民百姓遇难终为史实。
        另外,尽管该书是目前最详尽的北伐史著作,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论及,如太平军的战俘问题、军事纪律实态、马队的战术、及水战的有关情况,还都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
        最后一点,希望著者能将自己研究这一专题的论文结集出版,以弥补目前该书因体例所限、有些问题尚末能展开论述的缺陷,从而使论文和专著两者相得益彰。

① 见该书第69页。

②《讷尔经额奏报敌股北窜沙河县令玉衡被戕并自请议处折》,《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九册,第536页。

③《李开芳供词》,《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五辑,第168页。

④《复生录》,《近代史资料》,总41号,第39页。

⑤ 龚淦的《耕余琐闻》丙集,《太平军北伐资料选编》第353页。


评论